当前位置:九游会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江加快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 5年内国际产业合作园将达30家 -九游会

宜兴厂房网2年前 (2022-01-27)宜兴产业信息52

  日前,浙江省商务厅印发《关于加快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高水平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每个国家级开发区都应有标杆性的国际产业合作园。

  “国际产业合作园是浙江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高能级开放平台。”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年多的实践,各地已积累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而此次出台的《意见》将这些经验进行推广,加快推进高水平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据了解,浙江目前有家国家级经开区,其中11家已建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覆盖全省1个设区市,涉及10多个合作国家。

  近年来,通过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浙江省引进外资项目质量不断提升,蒂森克虏伯、日本电产、锂能沃克斯等一批重大外资产业项目纷纷落户。

  据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浙江全省19家国际产业合作园已成功引进合作国家项目88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90.8亿美元。《意见》明确,为引领浙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3年至5年全省要高水平建设20家至30家国际产业合作园。

  《意见》在平台建设、合作模式、产业项目等方面对浙江省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主要几点如下:

  国际产业合作园要深度研究对接合作国家生产、生活特色,按照“一园一风格”的要求,推进园区内主干道、工业管廊等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

  通过规划合作吸收对方国别的发展建设理念,落实“国际理念、国际标准、国际技术”,提升园区规划建设的国际化层次。

  按照“一园、一院、一基金”的模式,推动国际产业合作园与重点国家知名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探索建立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产业基金。

  着力引进与重点国家和区域关系密切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中心等功能性平台以及金融、法律、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专业机构,完善股权投资、科技信贷、创业板上市推进体系等机制建设。

  要以“zui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为外资企业落户提供更多便利,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际营商环境。

  搭建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等教育平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建立技术供求、科研设施和国际化人才三大开放平台,提供接轨国际标准的智力支撑。

  各级政府和园区要积极探索利用双边或多边fta签订等国际经贸合作契机,主动参与国家层面的双边经贸活动,推动两国国家元首签订有关备忘录。

  主动争取与重点国家产业发达城市建立友城合作关系,务实开展经贸、投资合作与文化等友好交流活动。在条件成熟时,各地政府和各园区可积极研究部署在国外建立招商网络、派驻招商人员、聘用商务代表等方式,开展境外联络、咨询、服务,深耕当地产业合作机会。

  各园区在引进项目的同时,注重引进并消化、吸收附着在项目背后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等高端要素。鼓励企业实现国际产业并购重组,引导先进产业和技术加速转移至园区内。

  园区可尝试建立展示中心、贸易平台,协助对方国家的先进产品、先进技术拓展中国市场,以市场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园区。

  支持园区用好各级财政资金,用于培育区内科技型小微企业、特色产业链和产业基地,或以技术并购的方式吸引消化国外相关企业等,加速园区优势产业的培育。

  积极尝试园区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灵活高效运作的园区开发公司,并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园区开发公司的整体上市。争取合作国家的机构以派员等方式积极参与园区开发公司的管理和运行,通过开发模式创新形成利益共同体。

  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着力引进产业带动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项目,围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七大产业。

  瞄准重点国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定向招商,通过落户一家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关联公司,形成一个新兴产业。

  园区要重点加大在环保、节能等领域产业的招商选资,引进层次高、理念新、带动作用明显的绿色项目。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围绕现有主导产业打造全链条产品体系,实现产业链内物料、产品的循环利用,全面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建立健全园区环境监测体系,明确能耗和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不符合节能环保、生态环境要求的企业入园。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探索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引导和扶持园区产业发展。加大国际产业合作园内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支持落户区内的外资项目优先申报省重点产业项目。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 研究 规划 招商 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九游会的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的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宁波晚报•数字报刊平台

宁波晚报•数字报刊平台

  本报讯(记者施代伟)近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发布《关于认定2019-2020年度浙江省重点文化企业(含数字文化示范企业)、2019-2020年度浙江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2020年度浙江省文化创意街区的通知》以及《关于认定第五批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名单的通知》。   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审核、媒体公示,并经省委宣传部部务会会议审议通过,认定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成立

  1月11日,在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二届理事会四次全体会议上,浙江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成立。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唐中祥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授牌。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截止2016年底为止,全省已建成并实际运营的文化产业园区有143个,共入驻文化企业17015家,吸纳就业40万人,园区文化产业总资产达1205.4亿元...

工信部加快发展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美联储鲍威尔将把气候问题纳入监管

工信部加快发展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美联储鲍威尔将把气候问题纳入监管

  本周,碳中和领域重要事件包括:中国银保监会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加快整合区域碳金融市场;韩国计划到 2050 年使氢能成为使用率最高的能源;国产新能源造车三兄弟 11 月交付量接连公布;威马汽车获雅居乐领投 d2 轮 1.52 亿美元融资。   科创板日报持续关注碳中和以及相关背后的公司动态、技术研发、投融资等,若您有碳中和相关案例,可通过以下邮箱与我们联系:。...

2018年浙江省82个省级开发区名单一览

  中商情报网讯: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2018年第4号公告,公布了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以下简称《目录》)。2018年版《目录》包括2543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

浙江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5年)

浙江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5年)

  北极星售电网讯: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发布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由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50%)、杭州山月归能源有限公司(50%)组成的联合体组建增量配电网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规划...

实现优势互补 绍兴筹建浙江中德创新科技产业园区

  据悉,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中德制造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式与路径,助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探索新的方向和着力点。会议由主论坛及“技术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分论坛、“智能网联赋能绿色交通”第二届中国车联网应用产业大会、中德企业对接洽谈专场交流会三大平行分论坛组成。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自主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上...

平湖市一产业园成省最佳实践案例

平湖市一产业园成省最佳实践案例

  近日,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文公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与管理最佳实践案例名单,平湖市嘉创智谷新仓远景产业园入选运营机构最佳实践。   平湖市嘉创智谷远景产业园为完全民营自主投资运营的小微企业园,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03亩,规划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中项目一期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于20...

生命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户瓯海

生命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户瓯海

  虎年新春第一周,温州市生命健康产业传来重大喜讯: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文批复,同意温州市创建“瓯海生命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这将有力促进温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温州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目前,温州市共拥有国家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园区5家,已实现温州市工业强县高新园区全覆盖。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