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江温岭工业园区 -九游会

宜兴厂房网2年前 (2021-07-18)宜兴产业信息75

  在全省吹响海洋经济集结号的背景下,台州沿海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的温岭正在为“海”而动。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温岭市委、市政府确定以“加快转型、全面跨越”为主题,大力实施“陆海联动、创新驱动、城市拉动、开放带动”战略。如今温岭正在******地描绘着美丽蓝图:东部沿海产业带的日新月异彰显着温岭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预期,而西部区域则以中等城市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与其配套的城市功能,从而实现东西互动的“新温岭”。

  浙江温岭工业园区位于温岭市区西北组团,是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02年7月。2006年9月,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确定为省级园区,2007年8月,台州市编委批准设立温岭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紧邻温岭城市核心区与铁路站场,疏港公路、西环路(迎宾大道)穿境而过,距离黄岩机场25公里,大麦屿港25公里,温岭火车站5公里,甬台温高速大溪出口8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园区适时提出了打造“城市新区、工业新城、生态文明园区”,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突出、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社会和谐的新型园区的发展目标。在有限的发展空间里,温岭工业园区正按照规划引领原则和产业协调发展原则,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水平,使园区真正成为温岭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历经九年的开发建设,温岭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日趋优化、产业布局日益合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定位逐渐清晰。

  园区的空间布局以“三横六纵”的道路网为骨架,以“一轴三组团一中心”为规划结构。“三横六纵”为横向的旗峰大道(大麦屿疏港公路)、中心大道及九龙大道,纵向的西环路、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四号路、五号路;“一轴”指以中心大道为主要发展轴;“三组团”指北面的楼旗工业区、南面的九龙工业区及西面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区;“一中心”指园区的cbd商务中心。

  园区的产业布局以“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集约发展”为原则,综合考虑园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资源等因素,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形成集约抱团发展态势。工业经济方面,以钱江摩托集团在园区落户为契机,建设汽配园,形成了以浙江钱江摩托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汽摩产业;依托“工量刃具之乡”温峤镇的产业基础,发挥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的市场带动效应,形成了以浙江上优刀具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量刃具产业;以泵与电机产业列为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为契机,建设九龙机电园区和横泾机电园区,形成了以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泵与电机产业;依托“鞋乡”横峰街道的产业基础,建设鞋服园区,形成了以台州斯美特鞋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鞋服产业;以培育高新技术行业为目标,引进全力电子有限公司、浙江中星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信息产业园,发展壮大信息电子产业。20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7.97亿元,同比增长20.72%;入园企业128家,已投产111家,其中产值超2000万元的企业达62家,占投产企业的55.9%,超亿元的16家,超2亿元的5家,超10亿元的1家。现代服务业方面,紧紧依托毗邻温岭城市核心区与铁路站场,疏港公路、西环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确定了以中心大道沿线、西环路沿线、疏港公路沿线为主导的三线和南北两片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园区先后建成了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中心大道综合市场、锦峤商城;开发了西溪山庄御景园、西子花园等商住项目;启动了九龙机电园、楼旗鞋服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建设。

  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不断提高了园区的城市承载功能和项目配套能力。九年来,建成了园区内“四纵三横”七条主骨架道路和产业园区7条支路,并完成道路绿化、亮化及道路标志、标线、信号灯等配套工程。开通了园区至城区的7路和12路城市公交。完成了太平、大溪至园区引水工程主干管道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了110kv马公变、琛山变并投入运行。建成了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完成了排污主管道、污水输送管线、进泵站污水管线的铺设和污水泵站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温岭工业园区因其在地域上与主城区紧紧相连,早已不是线年,园区将发展定位由建设“工业新城、城市新区”调整为打造“城市新区、工业新城、生态文明园区”,提出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园区要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体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平台。并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调整,调减工业用地,调增商业商住用地。随之而变的还有园区的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重点向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转变。相信若干年后,温岭工业园区将是一个宜业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的城市新区。

  ――面对二次创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温岭工业园区正在实现自我突破,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倚重制造业,而是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锁定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

  首先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水平”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突出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地位,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园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将以“四城二区二园”开发建设为重点。“四城”:一是台湾城(宝岛台湾商贸综合体)。规划用地00亩,预计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将建设台湾动力馆、台湾特产馆、台湾精品馆、台湾时尚馆等,建成后将成为浙江新的台商投资平台。二是汽车城。规划用地90亩,分为极品4s店一条街、车辆交易区、配件内饰交易区、配套服务区,建成后将成为台州地区一流的车辆交易、维修、服务平台。三是机电城。规划用地315亩,将依托温岭产业特色建设机电五金交易中心,并和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锦峤商城有机融为一体,形成高档次、多功能、综合性的机电产品交易平台。四是珠宝城。规划用地110亩,依托温岭珠宝传统的产业优势和营销优势建设珠宝加工中心、国际珠宝展示中心、工业旅游线,将成为温岭颇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精品。“二区”即两个大体量居住小区:一是神童小区。规划用地350亩,建筑总面积50多万平方米。二是西溪山庄。规划用地575亩,建筑总面积90多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人居条件和提升园区的“人气”。“二园”:一是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用地250余亩,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将瞄着一流电子商务专业园区的目标发展,集聚起网上商城、网络营销、广告策划、仓储物流等一条龙电子商务产业链。二是科创产业园,规划用地200余亩,是集科技平台、科技研发、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家公寓、科技中介、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开发式、公共资源共享的特色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其次以“加快转型、创业创新、提升层次”为主线,通过提升企业规模、提升产品层次和提升产业集聚度,实现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将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高新技术行业为重点。一是提升企业规模,注重上亿元企业集群的培养。二是提升产品层次,推进园区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三是提升产业集聚度,发挥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集约发展态势。四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一批占地少、附加值高、能耗低、产出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能源企业。

  ――温岭工业园区按照园区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注重“软”、“硬”环境的同步建设,为园区的生态文明环境和企业的发展创造足够的条件,力促园区发展又好又快。

  园区注重“软环境”的打造,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园区的生态环境,不断加强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政府服务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征地拆迁。园区高度关注民生和谐,通过构建社会保障机制和引导村留地开发等手段,补偿和回馈失地农民并带动农村发展。在征收中,做到规范操作,依法征地,各种征地补偿费及时足额发放到村到户。在村留地开发中,及时落实留地和指导开发,极大地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因村制宜,分类实施整体迁建和旧村改造,新建小康型住宅、通天式住宅、户式型套房进行安置,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同时实施村道与新建道路连接线及村居点道路、桥梁和水电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生态文明园区建设。园区三面环山,境内河网交错,山体和河道面积4628亩,占园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不可多得的山水分明、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工业园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青山绿水,园区坚持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园区建设和“森林园区”三年绿化大行动,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园区。目前,园区人均绿化面积达42平方米,空气ⅱ级以上的天数353天,地表水ⅱ级达标率100%。

  坚持科技是diyi生产力,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截至2010年底,园区内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9家;参与承担全国专业标准起草单位5家;企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5.7%;国家级实验室1家,省级实验室5家,台州市级实验室2家。2011年有4家企业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为进一步加强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市政府已明确在园区内规划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台州diyi技师学院,建成后将为园区和温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坚持服务一流,优化园区的创业环境。园区积极构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设立了项目服务中心,为项目的引进、落地、投产提供“一对一”的一条龙服务;建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帮助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健全职能科室联合审批、协作办事和代理机制,服务企业的联络和督查机制,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征迁联席会议制度,不断简化办事手续,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出台了帮扶企业克难致胜十项措施,在企业融资、引才留才、职工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帮助。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单位│浙江日报社│媒体互动│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商杂志浙江在线浙江手机报│战略支持│央视财经频道(cctv-2)浙江卫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的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涉及土地370亩 义乌义亭镇黄林山老工业区启动有机更新

涉及土地370亩 义乌义亭镇黄林山老工业区启动有机更新

  6月18日,义乌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了义亭镇黄林山工业区涉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的征收范围。   1号地块(s1):东至镇前街商服楼,南至车站路、老火车站、重阳街,西至杨横线、车站村,北至望月路,征收范围占地212269㎡。   2号地块(s2):东至镇前街,南至稠义路,西至义乌市富旺手套厂、义乌市王阡喷胶棉厂西侧厂界,北至甘霖路,征收范围占地...

跨越千里“带货”苏陕共筑“山海情”

  工作人员又忙碌了起来。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香核桃、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他们大力引荐,源源不断地输往江苏徐州。徐州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帮扶号召,9月20日,刚刚完成采购的徐州宏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明阳表示:“苏陕协作不只是政府的事情,作为企业家也应当力所能及回馈社会,贡献力量。今年中秋节,公司职工福利采购宝鸡市麟游县农副产品61200元。”...

余杭31个园区启动工业用地有机更新

余杭31个园区启动工业用地有机更新

  浙江省报讯(记者徐赣鹰)记者近日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余杭区31个工业园区将全面进行工业用地有机更新,进一步精简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的审批环节,以此加快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加快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委区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余杭区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领导小组,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   今年,余杭区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和主导作用,探索创新“3...

浙江金华市区连推5宗土地

浙江金华市区连推5宗土地

  6月15日上午,安地镇安地村占地11.5亩的商住地块成功拍出,3920元/平方米的地价被个人投资者收入囊中,这也时隔4个半月后,市区首次成功拍卖土地。   而6月10日至16日这一周,金华市国土资源局连续发布5宗地块出让公告,其中3宗是百亩以上的大地块。>   出让地块   根据金市土让告字[2011]第10号公告,公开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在即这份详细的创建指南请查收!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期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攻坚与该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载体的重要载体   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申报成功扶持资金一般达上亿元,产业园区可以获得还林造林补贴、水电路补贴、农机购置及更新补贴、土壤改良及提升补贴、基建补贴等红利。   现代农业产业园...

沪市上市公司公告(9月23日)

沪市上市公司公告(9月23日)

  沪农商行601825)9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8.90元/股,触发稳定股价措施。沪农商行将在10月13日前制定稳定股价方案并由董事会公告。   百利电气600468)发布公告,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人民币929.55万元。...

浙江温州工业园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审批程序图

浙江温州工业园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审批程序图

  《浙江温州工业园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审批程序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温州工业园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审批程序图(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浙江温州工业园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审批程序图区规划局土地规划科市规划局建设科土地规划科 总平图及方案审定地籍图、面积计算书土地规划科总平图及方案审定划定红线、出设计条件工程报建区计经委计经委立项文件土地、规划...

浙江龙泉工业园区努力破解融资难题

浙江龙泉工业园区努力破解融资难题

  2007年5月30日省级浙江龙泉工业园区成立时,工业园区银行贷款只有500万元,到2008年12月25日止工业园区银行贷款增加至17100万元;2007年5月30日止旧欠土地出让金近4000万元,通过努力已收回3382万元,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累计金额达4500多万元,工业园区融资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浙江龙泉工业园区于2007年5月30日在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