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科创大走廊借力 走上产业聚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九游会

宜兴厂房网2年前 (2021-07-20)宜兴产业信息73

  家电子信息企业在这里聚集,年均增速超过60%;全球每100台新下线台使用这里的pcb板;长期依赖国外供给的0.8微米电子级玻璃纱,在这里率先量产;曾被外国公司垄断的柔性屏薄膜封装技术,在这里率先突破

  这里是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并积极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推动辖区企业与武汉“光芯屏端网”龙头企业以及智能制造产业配套发展,释放出汩汩“源动力”。

  5月7日,记者来到天玑智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车间,一块块显示屏在流水线上组装、检验、包装,销往全球各地。

  “因为疫情,居家办公、远程教育、视频会议使显示器需求大增,行业迎来巨大机遇。”天玑智谷董事长助理袁小亮介绍,不到1年,企业出口产品从4款增加到14款,去年产值同比增长266.61%。

  从印刷电路板到显示模组,从减薄镀膜到终端产品,近10年来,黄石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代工加工到高附加值,走上了一条产业聚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年底,沪士电子黄石公司建成投产。随后,定颖电子、欣兴电子、上达电子等pcb行业巨头纷纷落户,黄石成为国内第三大pcb产业集聚地。

  以此为起点,光电子产品、电子基础材料等配套项目纷纷上马,从玻纤布、覆铜板、高端pcb、显示模组到芯片封测、晶圆再生,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逐渐覆盖全产业链。

  随着光谷科创大走廊初见雏形,该区企业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依托“光芯屏端网”生态圈,11个单项冠军悄然诞生:西普电子侧边指纹模组fpc全国产量diyi;定颖电子显示屏印刷电路板供应量全国diyi;台光电子线路板用半固化粘结片国内营业额diyi

  “隐形冠军”扎堆背后,是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该区改消防审批“必审必验”为备案抽查,深化“先建后验”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并将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

  “2020年初,我们正准备办理先建后验验收手续时,遇上疫情,第三方公司、境外专家等人员无法抵达现场,项目陷入停滞。”台光电子材料(黄石)有限公司副经理赵可可回忆道,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公司联系了开发区。

  了解到区内企业的困境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推出行政审批“四零”改革:开工建设“零审批”,中介服务“零收费”,监管服务“零缝隙”,竣工验收“零跑腿”。今年“四零”改革进一步升级为“四个一”改革。

  “审批速度非常快,完全不用我们自己跑,只需要提供材料就行了。”赵可可介绍,2020年10月,台光电子一期工程竣工备案顺利完成。

  “有了保姆式服务,我们有信心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今年计划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赵可可告诉记者。今年1月,台光电子二期项目提前1年开工,建成后将是台光在国内zui大的覆铜板生产基地。

  2018年10月,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成为湖北省级战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这段沿长江岸线延展的城市廊带,将被打造成世界级创新策源地。

  为对接光谷科创走廊,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应运而生,于2020年10月20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挂牌成立。借助这一平台,上达电子、定颖电子、天玑智谷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惠晶电子与武汉光迅科技、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链协同机制。通过离岸科创中心,黄石探索出“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发展新模式。

  如果说离岸科创中心是对接科创大走廊的桥头堡,那么位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的黄石科技城,就是对接的主阵地。

  总投资100亿元的黄石科技城,将用5年至10年建成宜居宜业宜创示范园区,光谷科创大走廊产学研合作创新样板区和高新产业、高层次人才聚集区。目前,科技城已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8家单位签订入驻框架协议,黄石光电工业研究院、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黄石分市场等确定入驻。

  “我们将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延伸布局的机遇,对接平台、技术、项目、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为产业赋能,打造光谷向东增长极。”黄石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铁山区委书记吴之凌表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的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创新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欢迎收看本期《创新浙江》特别节目《创新面对面》。进入“国家队”仅14年,核心区面积仅55平方公里,却在2020年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中排名跃居第15位……与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等诸多“三十而立”的“老大哥”比肩,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它就是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取得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自主创新”四个字。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头兵,宁波高新区...

浙江地质科技创新创业园

浙江地质科技创新创业园

  声明:,,,。详情   浙江地质科技创新创业园是浙江省第一个由省属地勘单位创建的以地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地质环境和地下空间开发为主题的地质科技创新园区,地处杭州滨江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由浙江省地质勘查局所属第一地质大队自筹资金3亿多元,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旨在调动地勘单位、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及各种社会力量,为地质技术...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声明:,,,。详情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坐落于,既是一个新型大学校区,又是开放科技园区,同时还是科技创新的‘特区’。   zju-hangzhou glob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2019年2月28日,浙踏讲浆道江省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在杭州国...

浙江成立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 构建资本服务生态圈

  中新网嘉兴10月13日电(记者 胡亦心)10月13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暨科创助力板总部服务基地(以下简称“上市培育中心”)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挂牌成立。   上市培育中心形成“1个特色板 1个上市培育中心 1支基金 1套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四个一”合作内容,致力于构建良好的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生态圈。   浙江省股权...

镇海: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

  对标浙江省“战略支点”和宁波市“一城三地”建设目标,镇海深入实施“科创镇海·人才金港”工程,不断创新工作体系,迭代引育体系,优化生态体系,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累计引进培育49名国家级人才、52名省级人才、96名市级人才,成功孵化百余个高层次人才项目。2021年,入选各级重点人才工程48人,创历史新高,1家人才企业成功上市。   “...

科技赋能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区——柯桥区同步迈入全国科技创新十强区

  9月28日,《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柯桥区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区。其中,创新驱动引领作为衡量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同步迈入全国科技创新十强区,为全区综合实力提升提供了强大科技动能。   近年来,柯桥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强区、人才强区首位战略,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十强区”为目标,切实扛起“领跑绍兴市、竞跑浙江省”的...

吴兴科创园 园区在线

吴兴科创园 园区在线

  吴兴科技创业园创建于2008年3月,总占地320亩,建筑面积25.45万平方米,其中办公研发场所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中试产业化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等生活服务配套3.7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创业园位于湖州东部新区中心地带,是东部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和高新技术成果引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创业园累计引进项目9...

浙江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2035年全面建成三大科创高地

浙江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2035年全面建成三大科创高地

  6月24日,省科技厅举办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下称《规划》)。记者获悉,我省围绕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制定了“两步走”战略:   ——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 ”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并从创新投入、企业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绩效等维度提出17个主要发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