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先锋军——江苏省宜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高质量发展纪实 -九游会

宜兴厂房网5个月前 (02-19)宜兴产业信息18

  无论在苏南农业板块中,还是全省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中,宜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发展理念、建设路径和取得的成效,都为人津津乐道——

  它地处全国“千强镇”杨巷镇,规划面积5万亩,是市镇两级党委、政府重点打造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它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彰显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后劲;它园在村中,村在园中,镇园村三级联动,共同富裕的步伐稳健有力……

  春日时节,记者来到园区采访,只见田野披绿,鱼跃鸟飞,加工车间内热闹繁忙,休闲景点上人头攒动。置身其中,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大图景令人流连忘返。

  ——让园区经济成为农业现代化“加速器”

  22年,杨巷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5%,增幅位列宜兴市diyi。在二三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全镇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搭平台、聚要素、创模式,铆足干劲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先锋军。

  杨巷镇党委书记黄立明说,苏南经济发达,但粮食和农业生产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打造全市的“米袋子”“菜篮子”基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杨巷有信心、有决心。

  杨巷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种养历史久远,“杨巷大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然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很难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如何寻找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杨巷将目光聚焦在了高标准农业园区打造上。

  黄立明说,镇里将所有涉农村居和耕地资源纳入园区统一规划,以产业和项目为抓手,加大财政扶持,强化公共配套,突出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农业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同时营造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近年来,除上级部门奖补资金外,市镇两级财政每年用于园区的投入均在000万元以上。园区对新落户的加工项目,zui高按设备实际投入的10%给予奖励;对新增的无锡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zui高予以10万元奖励;对参与农业农村领域各类评比,荣获奖项的经营主体,zui高予以3万元奖励。

  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和用地保障。园区大力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实现了经营主体农业项目融资零担保费用;先后为5个农业重点项目争取配套建设用地92亩,为年产10万头生猪、园区内zui大的养殖企业配套设施农业用地650亩。

  园区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项目孵化,经营主体每招引一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落户工作,均可相应获得1万元、3万元和5万元奖励。眼下,园区的创新创业孵化楼正在紧锣密鼓兴建中,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新入驻的创新创业主体,均可享受办公、住宿、启动资金、市场推广等全方位、立体式扶持。

  经过4年多的规划建设,园区已形成优质稻米、精品果蔬、特种水产、生态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入住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企业和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年总产值25亿多元。2021年成功跻身江苏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后,园区又相继建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

  ——让创新创优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在宜兴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四大主导产业中,稻米种植面积zui大,达4万亩。随着园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杨巷的稻米也种出了“新花样”。

  2020年,园区内一家大型稻米生产加工企业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功能性营养健康稻米品种培育,并进行原种扩繁和标准化种植。产品可有效解决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精白米的难题,一上市就广受青睐。目前,项目总投资已超亿元,跨区域辐射种植面积2万亩。

  不仅是稻米产业,在园区不同类别、不同主体的种养基地中,科技元素比比皆是。“我们的大棚有一层‘棉被’,可zui大程度模拟日光温度。我们的番茄长在钢架上的‘枕头’里,里面不仅有椰糠,还有‘滴箭’、传感器等。”在“番茄小镇”的一栋种植大棚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改变了传统生产场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厂化模式,让产品更优、产量更大、产值更高。

  杨巷镇副镇长丁敏峰说,园区已与十多家农业科研院所、高校达成合作,持续推进产业需求与科技资源有效对接,并加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全力构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一个产业,每个产业链环节嫁接一家科研院所、高校的发展新格局。

  杨巷把生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奖项。为保护生态环境,也为让生态赋能产业发展,园区在创建之初就坚持走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重点围绕生态循环系统创新打造,引领农业绿色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杨巷镇邬泉村高标准粮油基地现场,记者看到农田里有序排布着一些“桩点”,微微高出地面。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实行灌排分离,“桩点”是漫灌出水口,每5亩会设置一个,主要功能是精确控制灌水量,节约水资源。农业生产尾水排放上,基地建有一级生态沟和二级生态塘,沟塘内种有睡莲等水生作物,尾水经过生态沟塘净化达标后才能排放。

  记者了解到,园区内不同农业板块均形成了各自的绿色种养系统,尤其生态循环系统,已初步实现从点上微循环到面上大循环的连接连通。

  加快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杨巷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以农业多功能开发和乡村内涵价值提升为导向,将生产、加工、销售与品牌、体验、服务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园区经济新增长极。

  “味稻小镇”是园区打造的首个农旅项目,从zui初的“稻田画”到稻花轮作,打造油菜花景观,再到启用观光设施,引入绿皮火车厢服务游客餐饮和住宿,如今“味稻小镇”每年吸引十多万游客前来观光休闲。而这只是园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景观农业为底,绿色廊道贯通,特色版块点缀”,一个公园式园区已成为地区新的旅游打卡点。

  ——让产业兴旺成为农民增收“能量源”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包括杨巷人在内的无锡广大城乡居民在共享荣光的同时也广受其利,其创造的用工市场为大量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然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共荣”到“共富”,需要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让农民公平受益、让农村蒸蒸日上。

  “园区用产业联农带农,强化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多渠道、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走出了一条具有杨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黄立明说。

  邬泉村农民史明祥今年已67岁,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园区内的稻米企业后又到企业上班,并担任1000亩稻田管理小组的组长。“我现在每年拿6万元工资,加上流转费用,比以前自己种地时的收入高多了。”史明祥说,当了几十年农民,没想到到老却成了“工人”,工资还这么高!

  邬泉村党总支书记、杨巷镇大米产销技术协会会长曹国群介绍,全村共有1500亩耕地,全部流转给了稻米企业统一种植,年租金每亩1000元。村民们在企业帮着做田间管理,日工资男工一般150元、女工120元,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

  对于园区的经营主体而言,他们的收益更加多元。以稻米产业为例,杨巷镇大米产销技术协会现有50多个会员,包括稻米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他们承包流转了园区90%以上的水稻面积,只要按照协会提供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规程种植,加工企业都会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2-0.5元的价格进行订单收购。

  除此之外,园区还组建了“稻米产业化联合体”,专注稻米的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品牌化运营,让经营主体间的分工协作更加密切而又广泛,确保企业得益、主体增收、产业发展“三赢”。目前,杨巷大米已进入多家超市门店,在无锡等城市设立了专卖店,并进驻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市场价每斤zui高卖到了20元。

  园区业态的多样化,也催生了本土和返乡的“创客”纷纷涌现。34岁的付娇娇和她的爱人本科毕业后长期在西安工作。2020年7月,夫妇俩回老家看到园区环境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大有提升,同时乡村旅游业正蓬勃兴起,一致决定返乡创业。

  “家里之前承包了村里的河道养鱼,我们试着改变思路搞休闲垂钓,没想到一举成功,营业额zui多的一天有9000元!”付娇娇说,因为游客多、“钓客”多,他们又顺带做起了餐饮和销售大米、羊肉、葱油饼等本地特色产品生意,去年各项收入加起来去年净挣50万元!“村里正在建游客中心,我们想租下两层,扩大餐饮面积,进军民宿产业。”付娇娇说。

  今天,杨巷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展现出了新时代现实版的江南田园新画卷,其中现代化气息扑面,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杨巷擘画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虽没有纸上的浓墨重彩,但却更加壮观、绚丽!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的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丁蜀镇全力做好防台防汛各项工作

丁蜀镇全力做好防台防汛各项工作

  为切实做好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全力确保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月14日,丁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伍震球,镇党委副书记、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伟强带领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局、农村工作局、综合执法局等单位负责人开展防台防汛工作落实情况检查。   今年夏天雨水量少,大旱天气后的强降雨容易出现“旱涝急转”现象,更容易诱发塌方、山洪等灾害。在...

广州市天河区区长:天河非“建成区”东片北片还有大量空间

广州市天河区区长:天河非“建成区”东片北片还有大量空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广州市天河区区长:天河非“建成区”,东片北片还有大量空间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天河已经是一个‘建成区’;其实不然,在天河东片、北片的广大腹地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天河的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前景。”8月30日,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天...

张江高科公司、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中业慧谷及火花s-park一行考察调研东湖高新集团

张江高科公司、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中业慧谷及火花s-park一行考察调研东湖高新集团

  9月26日-27日,张江高科600895)公司、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中业慧谷及火花s-park一行考察调研东湖高新600133)集团,东湖高新集团董事长杨涛、副总经理史文明陪同考察并座谈,与会单位围绕产业发展、业务模式、资本运作、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湖北联投展厅、东湖高新集团展厅、光谷生物医药加速器展厅及园区代表企业,并高度赞扬了...

宜兴最需要建一个这样的“园”

  近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多地组织企业包机出国“抢订单”的新闻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国内不少城市弯道超车快速崛起的重要法宝。   中韩(盐城)产业园已累计批准设立韩资项目近300家,总投资超31亿美元。盐城集聚了现代起亚、ski等近千家韩资企业,与韩国11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1万多名韩国友人长期在盐城工作生活。   太仓探索打造...

江苏省特色创新产业园区名单公示

江苏省特色创新产业园区名单公示

  根据《江苏省特色创新示范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苏商开发〔2017〕673号)规定,我厅对全省开发区申报材料复审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拟评定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园等18家产业园区为江苏省特色创新产业园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实名书面反映情况并附九游会的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29号省商务厅开发区处...

官林镇“三个聚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官林镇“三个聚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宜兴市官林镇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充分发挥好主导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以“三个聚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聚焦打造主导产业集群。以国家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为核心,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促进高端线缆的研发,依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宜兴市电线电缆规划,构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配套企业为支撑、服务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链,积极向核心...

宜兴市领导赴丁蜀镇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宜兴市领导赴丁蜀镇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5月11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晓红赴丁蜀镇开展基层社会治理走在前列工作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蜀镇党委书记、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钱靖参加调研。   沈晓红一行先后前往丁蜀镇蜀山社区、塍里村,现场观摩丁蜀镇在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积极运用“枫桥式”工作法,强化“三治”融合,形成的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效果的工作亮点。蜀山社区结合底蕴特色,以社区多元力量助...

第三屆江蘇宜興太湖灣國際青年精英科創賽簽約落戶科技人才項目106個

  人民網南京8月18日電 (王丹丹)18日,第三屆江蘇宜興太湖灣國際青年精英科創挑戰賽決賽正式啟動,大賽共簽約落地科技人才項目106個、線上線下吸引超200萬人關注。   據了解,本屆大賽自今年1月正式啟動,聚焦生命健康、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等八大產業,共吸引2300余個來自海內外的青年英才團隊報名參賽,其中博士人才項目佔比超34%,海歸人才佔比超27%。大賽共征集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