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贵港做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九游会

宜兴厂房网1年前 (2022-02-03)宜兴产业信息55

  近日,贵港市港北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2年第28万辆新能源电动车下线。

  近年来,贵港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让“好电车 贵港造”无中生有。

  从一无所有到形成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套零部件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贵港是如何下好这步棋的?

  在瞄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后,贵港市于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西江科技创新产业城内,规划建设了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全力推进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建设。

  主动出击!在精准招商中,贵港市瞄准全国排名前10名的电动车整车及配套企业,聚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实施招商引资“主官工程”,力争签约引进更多电动车产业项目。

  在贵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港北区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建招商小分队,赴浙江、河南、杭州、天津等地开展招商工作。

  家有梧桐凤自栖。2018年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签约落户贵港,2019年开始投产运营。

  “2020年,受疫情影响电动车产量为30多万辆,2021年预计会翻一番,产量可能在60万辆左右。”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关民介绍,爱玛刚入驻的时候基地还没有什么企业,基础设施比较欠缺,后来引进的企业越来越多,配套也逐步跟上。

  爱玛电动车项目的落户,标志着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开启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2019年,绿源集团与贵港市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确定在贵港投资建厂,总投资亿元,占地面积约258亩,规划年产电动车150万辆,于2021年9月份正式竣工投产。

  如今,园区内有广西爱玛、广西钻豹、广西飞能电机、广西绿源等50多家企业建成投产。

  “基地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市场也比较大,选择落地这里也是看到了这边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政府也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方关民说。

  方关民介绍,为了帮助爱玛电动车在贵港发展,贵港市除了减免厂房租金外,人力资源部门还专门为该公司免费招工,为电动车生产基地开通3条公交专线,其中一条直达贵港火车站。

  为进一步推动电机、电池、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在本地实现配套,贵港市不断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提升本地化协作配套水平,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目前,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有电动车整车生产及零配件企业近100家,竣工投产50多家,本地配套率达80%,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也先后进驻贵港,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贵港加速形成电动车行业聚群,实现从零件输入到生产输出。

  贵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市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工作专班行政经理覃宇福介绍,2021年前10月,贵港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和电动车产业规上产值约16.35亿元,电动车实现整车产量103万辆、配件226万套,实现税收7128.28万元。

  此外,贵港市还以数字化管理赋能电动车产业监督,与多家行业巨头、互联网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战略合作,为园区企业创造更多机会。

  30秒下线一辆整车,管材加工精确度误差小于0.5毫米,全部是机器人电焊……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朱小兰介绍,智能化工厂不仅把一些繁重、危险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干,一些人工无法达到的高精尖技术也在智能化工厂得到应用。

  12月是电动车行业生产淡季,但走进绿源电动车生产车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安装电机、整车布线、装填模具、取件检查……

  在广西绿源智能工厂原料加工车间,只见原材料钢管经航吊吊到激光切管机;另一面,一截一截的钢管鱼贯而出,切割误差率仅为0.5毫米;之后经过弯管机、冲弧机、缩管机、冲床机、机器人焊房……偌大一个生产车间,只看到寥寥数人在操作。

  “传统手工焊需要11人 1人检验,产能是300辆/10小时;机器人焊接只需要普通工人8人 1人补焊,产能是300辆/8小时,焊接质量稳定、人员技能要求较低、合格率高,全包裹焊房对工人身体危害小。”该公司车架制造部工艺经理任长卿说,公司采用的自动化流水线是业内比较先进的,平均每人一小时可生产一台整车,现在工厂平均单条生产线辆左右。

  绿源智能化工厂的“智”还体现在他们的核心技术上。2019年,绿源开创性地将液冷技术应用在电动两轮车电机上,该液冷电机技术荣获8项国家专利及科技进步奖,掀起了电动车行业核心技术革新,为贵港市电动车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支撑。

  “2020年我们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产值达到132亿,2021年预计整车产量会突破200万辆,配套突破1000万套。”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甘贵全说,目前,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有电动车整车生产及零配件企业近100家,竣工投产50多家,本地配套率达80%,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广西新能源电动车质检中心、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先后进驻贵港,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贵港迅速形成电动车行业聚群。

  电动车发展就是一部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的历史,每次技术的革新都把行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智能化成为贵港市电动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向标,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驾乘体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的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疫情催生数字经济 杭州“云招商”签约近800亿元项目

疫情催生数字经济 杭州“云招商”签约近800亿元项目

  疫情期间的精准施策让全国看到了杭州数字化的巨大潜力与实力,也让杭州成为了全国抗疫的样板与标杆城市。疫情相对稳定后的杭州如今正整装待发,逐步回到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为了加快蓄积起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的强大动能,3月2日,杭州市召开了“战疫情 促发展”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成就及规划展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号召“向科技要土地” 浙江省企业破解土地困局

号召“向科技要土地” 浙江省企业破解土地困局

  如何破解土地困局,使浙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的话显示了政府的决心:“在浙江,集约利用土地,不仅是国土省情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土地管理政策上的必然选择。”   在集约利用土地大力推行的基调下,各地使出了浑身解数,普遍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或从科技上挖潜,或在招商上腾挪。   说起集...

土地唱大戏 乡村换新颜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调查

土地唱大戏 乡村换新颜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调查

  2018年,柯城区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并在北片万田乡、九华乡的14个村先行开展“田水路林村”全要素整治试点,整治面积达1.8万亩。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群众如何参与,产业如何培育,部门间如何协同推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前往柯城区一探究竟。   记者看到,一场土地变革的大戏正在九华乡上彭川村拉开帷幕。作为试点村,上彭川村成立了柯城区首家农民互助...

按图索骥“建、补、强”

按图索骥“建、补、强”

  近日,总投资超过14亿元的“昌盛机电半导体设备配套产业链项目”正式落户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这个项目围绕国家新材料发展方向,能够与本市中芯国际等企业配套;同时立足新材料,对上虞打造高分子新材料‘万亩千亿’大平台将产生积极影响。”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招商服务中心招商二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虽然受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但上虞的招商引资工作依然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答卷。据上虞区...

好地研究院:浙江土地市场4月报哪些房企在拿地?

  ,占据榜首,其次衢州,吸金51.4 亿排名第二,再次杭州,吸金49.9亿排名第三。   2017年4月浙江省主要城市共成交宅地(含商住,下同)71宗,出让面积共269.6万方,约合4045亩,总成交建面共534.2万方,成交金额共233亿元。   4月杭州成交8宗宅地,吸金54亿占据榜首,其次衢州,吸金51.3亿排名第二,再次嘉兴,吸金35.3亿...

拱墅召开土地招商发布会三大项目签约!还有重点地块值得关注

  今天下午,一场以“大运河•大城北”为主题的2019年拱墅区土地招商发布会在远洋凯宾斯基酒店隆重启幕。   项目地块位于大关单元,出让面积43.95亩,开发总量13.18万方,将由中国铁建拿地自建总部大楼,并通过招商运营引入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预计总投资20亿元。   项目地块位于祥符单元,出让面积23亩,开发总量4.62万方...

招商蛇口:1月签约销售金额15147亿元

招商蛇口:1月签约销售金额15147亿元

  央广网北京2月10日消息(记者 门庭婷)2月9日晚间,招商蛇口发布2022年1月销售及近期购得土地使用权情况简报。   2022年1月,公司实现签约销售面积70.5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7.66%;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51.47亿元,同比减少38.47%。   自2021年12月销售及购地情况简报披露以来,招商蛇口近期新增3个项目,需付土地价款合计...

毕节市“一二三四五”助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毕节市“一二三四五”助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毕节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招商引资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盯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和重点,压实行业部门“管产业就要抓招商”和县(市、区)主体责任,产业大招商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1至9月,毕节市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626个,新引进优强企业176家,完成新增到位资金821.7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57.0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