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宜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商通讯】实施生态工业“攀登计划”!浙江出台举措支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 -九游会

宜兴厂房网1年前 (2022-02-25)宜兴产业信息53

  原标题:【浙商通讯】实施生态工业“攀登计划”!浙江出台举措支持山区6县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明确要组织实施山区26县生态工业发展“攀登计划”,力争到225年:

  山区26县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左右,山区26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各县均超过8亿元、超百亿元的县达10个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跨越发展类和生态发展类县分别达到25万元/亩和20万元/亩。

  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实施“一县一策”,围绕做强“一县一业”,引导山区26县因地制宜培育1-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支持淳安水饮料、永嘉泵阀、武义五金制品、龙游特种纸、江山门业、仙居医药、三门橡胶、龙泉汽车空调、云和木制玩具、缙云机械装备、遂昌金属制品等发展成为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山区26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支持山区26县加快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引和支持力度,同等条件下优先创建“新星”产业群。支持山区26县壮大区域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和环境质量优的绿色产业,形成山区生态经济新的增长点。

  积极促进山区26县历史经典产业与文化、旅游、艺术等全方位深度融合,重点支持磐安五味、龙游宣纸、江山西砚、开化根雕、龙泉青瓷宝剑、青田石雕、遂昌黑陶等历史经典产业,加大保护传承和创新力度,强化品牌提升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历史文化标志的产品和特色小镇。

  支持山区26县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体系,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0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0家以上。支持山区26县创新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模式,围绕主导产业链明确1-2家龙头骨干企业,开展“一业一企”培育。

  支持山区26县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培育组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推广应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指导山区26县开展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行动,推进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指导山区26县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形成“名品 名企 名产业 名产地”,同等条件下优先培育认定“浙江制造精品”。支持山区26县企业参加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产品应用推广活动。支持山区26县工业企业与知名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平台企业加强合作,拓展营销网络、提升设计能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支持山区26县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低效用地多模式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山海协作等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一批促进创业就业、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的小微企业园。指导山区26县加强园区管理,引进专业化运营管理机构,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能力。对山区26县在小微企业园星级评定和数字化示范园创建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并在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中予以重点支持。

  推动山区26县加快各类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支持每个县结合地方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建设提升1个及以上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指导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星级园区。依托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空间范围,支持山区26县择优布局建设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和“数字经济科创飞地”。

  实施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加强山海协作结对地区产业链对接,引导各发达地区1-2家龙头企业与山区26县企业建立“1 n”结对帮扶合作机制,强化上下游专业化协作配套,支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搭建山区26县与央企、省属国企、优质民企等交流合作平台,引导优势扩张型企业投资项目在山区县内落地。

  支持山区26县参加、珠三角等地招商推介、引资引智活动,加强产业转移、劳务合作、干部交流、人才培训、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指导山区26县围绕“一县一业”编制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图,梳理一批与主导产业相匹配的目标企业、潜在项目资源,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每年招引产业合作项目50个左右。

  深入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支持山区26县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持续推进永嘉、苍南、武义、龙游、江山、常山、天台、三门、云和、缙云、松阳等山区县开展分行业省级试点,鼓励山区县围绕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形成“一县一业一经验”。加快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山区26县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

  加大新智造公共服务“智造荟”推广应用,强化对山区26县重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诊断分析、改造对接、项目实施、评估对标、示范推广等全流程服务。支持山区26县围绕优势产业建设推广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培育一批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大力推动山区26县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未来工厂。

  支持山区26县建立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开发工业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同等条件下优先创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和工厂。支持山区26县工业企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绿色化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自愿性审核和创建节水型企业,在实施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和碳达峰碳中和产业化示范项目中予以优先支持,推动高碳高耗企业绿色低碳提升发展。

  支持山区26县以工业领域为突破口,以产业大脑为支撑,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应用,建成一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高效协同。支持山区26县开展数字经济特色应用试点建设,打造数字化改革zui佳实践。

  加快建设全面覆盖山区26县乡镇以上地区和有条件行政村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有序推进行政村以上地区5g网络布局建设,实现5g基站乡镇以上地区全覆盖,5g网络重点行政村全覆盖。加快推进低功耗广域网在山区26县农村地区的部署和覆盖,支持重点农业企业综合利用5g、4g窄带物联网和光纤等技术,打造适合农业物联网发展的良好生态体系。

  组织实施“浙商薪火”“希望之光”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对山区26县企业高管、企业家和小微企业创业者的培训,力争每年培训6000人以上。协同人社、教育等部门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和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强化山区26县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与山区26县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强化工作指导和干部培养。建立共同富裕企业家专家智库,为山区26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小企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式,优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等项目计划,对山区26县项目在申报条件等方面适当降低标准,或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支持。在全省新增制造业项目亩均效益产出指南中,综合考虑山区26县基础条件,允许降低0%标准予以参照执行。对符合省产业基金经信类政策性项目要求的山区26县项目优先予以支持。

  发挥省经信厅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工作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将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发展列入全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重点,并纳入全省经信系统年度考评,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山区26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九游会的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业园区助力城市持续高质量发展

产业园区助力城市持续高质量发展

  立足“双万”城市新起点,着力打造湾区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之都,东莞提出,要确保地区生产总值高质量稳定过万亿元并接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向建设更高水平的新一线城市挺进。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表示,要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风口,推动东莞经济再立新柱;抢抓数字经济和消费升级新风口,推动优势产业再跃升;抢抓科技自立自强和国产替代新风口,推动“创新+产业”再上新台阶。...

全省唯一!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入选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

全省唯一!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入选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

  日前,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等7部委公示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名单,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凭借自身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极高的产业集聚度、强劲的贸易发展势头、高效的公共服务入选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这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   2016 年 2 月,莫干山湖州高新区正式挂牌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形成以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为核心的“一核四平台...

盘石田宁建言陈铁雄副主席:加速浙江全面数字化改革

盘石田宁建言陈铁雄副主席:加速浙江全面数字化改革

  新消费趋势下,越来越多企业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c2b定制化生产、柔性制造。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更是中小企业、实体经济企业实现数字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借鉴“杭州电子商务进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省政府统一协调,设立“中小企业上云saas应用”专项资金,对浙江中小企业saas应用进行资助,资金主要用于对企业建设saas服务平台的资助、对中...

服装产业产业园区分布图:浙江遥遥领先广东排名第二

服装产业产业园区分布图:浙江遥遥领先广东排名第二

  中国服装产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服装原材料及印染;中游服装设计生产;下游服装销售。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大多进行了产业链的下游延伸,自产自销。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商平台成为服装销售的重要渠道,大型服装企业也逐渐建设自己的线上电商平台,但在规模、流量方面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   中国服装行业上游代表企业主要有棉纺企业华孚时尚、鲁泰a、百隆东方等...

喜讯|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中国工艺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再获“浙江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称号!

  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中国工艺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再获“浙江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称号!   近日,浙江省聚焦数字经济、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文化产业促进会年会在杭州举行,当天,位于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的中国工艺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被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浙江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2017-201...

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

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

  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坐落于嘉兴科技城的核心区域,是由嘉兴市人民政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嘉兴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市属事业单位。   未来院实践“一院一园一基金一峰会”的整体发展布局,探索新型创新创业合作模式,力造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的多元化创新载体。   为...

浙江加快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 5年内国际产业合作园将达30家

  日前,浙江省商务厅印发《关于加快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高水平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每个国家级开发区都应有标杆性的国际产业合作园。   “国际产业合作园是浙江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高能级开放平台。”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3年多的实践,各地已积累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而此次出台的《意见》将这些经验进行推广,加快推进...

市县传真平湖以科技创新为高新区建设蓄势赋能

市县传真平湖以科技创新为高新区建设蓄势赋能

  近年来,平湖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搭平台、育主体、造环境,推动传统产业“发新枝”、新兴产业“结硕果”,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平台能级。平湖先进装备智造创建高新区在省级创建高新区评比中位列第5,并被评为“2020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突出贡献集体   一是借力“智脑”攻关,打造创新平台。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先后与清华大学、...

网站地图